广西新闻网 > 图片频道 > 高清图集 > 正文

采药人的绝壁人生

2025年06月06日 19:27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记者 游拥军 通讯员 伍丽 莫京霖 编辑:唐典胜

5月13日清晨,资源县梅溪镇的丹霞石山还笼罩在一片薄雾中,采药人易中明和他的同伴系上绳索,沿着近乎垂直的悬崖峭壁往下攀爬。他们的目标是生长在山崖石缝中的珍贵中草药。

总策划:何运斌

监制:李伟国

视频剪辑:黄海晴

崖壁布满湿滑的青苔、灌木和锋利的茅草。但对于有着数十年经验的采药人来说,轻车熟路。他们将绳索固定在崖顶,利用下降器或绳结熟练地悬降到目标位置。

资源八角寨一处悬崖上,易中亮沿着山体缓缓下降至山腰阴凉处,那里是中草药喜欢的生长环境。

“在崖壁上采药非常危险。”易中明坦言。这种风险自古有之,古人曾用悬绳或射箭采摘。

“以前的麻绳就算是浸泡过桐油,还是很容易磨损,特别是日晒雨淋过后,麻绳膨胀摩擦在岩石上,很容易崩断。”在一旁的弟弟易中亮说道。后来,他们改用更坚固耐用的船用尼龙绳,才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周良剑背着绳索在找药,眼神里闪过一丝惆怅。随着年纪增大,年轻人又不愿意继承这门手艺,这一古老的行当正面临消失。

虽然在野外环境生长的中草药有效成分含量更高,市场价格也更贵,然而,这个古老的行当正面临多重挑战。无人机技术的普及,使得部分高危区域的药材勘查和初步采集可以由机器完成。近年来,随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逐渐完善,一些野生珍贵药材受到保护,或只能有限度的开采。加之年龄增大,体力下滑,他们进山采药的次数越来越少。

79岁的哥哥易中明(中)、56岁的弟弟易中亮(右)、57岁的表弟周良剑(左)组成了这支采药队,他们是血脉相连的亲人,也是并肩作战的伙伴。

他们的角色正在转变。更多时候,他们受雇于当地一家中药企业,在适宜的悬崖环境进行铁皮石斛等名贵药材的仿野生种植,并在成熟后进行有计划的采集。此外,他们还利用对丹霞石山地形、河流、气象的熟悉,协助相关部门进行生态资料收集和样本采集。

易中亮系上绳索,准备下到悬崖峭壁检查中药企业委托种植的铁皮石斛生长情况。

绳索维系的是采药人的生命,大家格外小心仔细。

中国中药协会近年的报告数据显示,全国有约3.7万药农沿用徒手采药技艺,但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占比61%,年轻人极少愿意继承这门既辛苦又高危的手艺。

“我家从祖上开始,就一直在做采药这个事,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我小孩这辈并不愿意学习这个,他常说等以后科技发展了,根本不用你们下去,机器人就能把这些活全部干完。”易中明感慨。

易中亮腰间背着工具冲破荆棘,从悬崖顶上步步往下。

为了传承这项传统技艺,梅溪镇政府正尝试将其与旅游结合,计划让采药人在八角寨景区固定区域以表演的形式向游客展示这项技艺。

当无人机掠过悬崖,当机器人未来可能涉足更险峻的地带,人类徒手攀爬绝壁、指尖触碰药草的画面,终将成为一段逐渐模糊的记忆。采药人的每一次悬降,都可能是对这段古老采药方式的最后见证。

易中明向记者展示一捧中草药,他粗糙的双手见证了采药人的沧桑坚守。

易中明在家里晾晒草药,他说因为年龄原因已经无法到崖壁上采药,希望弟弟和表弟能继承这个技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