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韦仕尤 文/图
7月13日,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镇桐里村九里屯人头攒动,村民围成一圈,在一位老人的指挥下吹奏“朋芘”。悠扬动听的乐曲,在这个山寨的上空久久回荡,令人大饱耳福。
老人名叫覃征龙,现年72岁,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朋芘乐器制作人。他10多岁就学会吹奏朋芘,20岁开始跟寨上长辈学做朋芘,50年来,覃征龙义务为村民制作朋芘1000多把,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朋芘又名朋比,也称古竽,是当地的传统乐器,意为朋友之间用于比赛的竹制乐器。一般在每年丰收的秋后开始吹奏。一支朋芘由母子朋芘、长筒朋芘、地筒朋芘、小筒朋芘、牛角朋芘等组成,曲调有丰收曲、迎宾曲、比赛曲、节日曲之分。吹奏朋芘比较讲究季节,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后到次年的春社前这段时间可以吹朋芘,当地有“七月十四吹朋芘,八月十五吹芦笙”的民谣,目的是在农忙时节让大家专注农事,以求来年获得丰收,这也是吹朋芘的本意。
“这些年,寨上吹奏朋芘的人越来越少,会制作朋芘的人更少,我怕以后失传,利用农闲时间给大伙制作朋芘,教大家吹奏朋芘,丰富村民的山村生活。”覃征龙告诉笔者。
一堂朋芘需要三四十人吹奏,为激发大家吹奏朋芘的热情和兴趣,覃征龙和覃光日等人组成了九里屯朋芘队,覃征龙不仅自己带头吹奏,还“怂恿”自己老伴一起吹奏,村民纷纷加入吹奏朋芘的队伍中来。“初次吹奏,觉得有些害羞,吹奏多了,现在已完全融入整堂朋芘中了”,村民韦美花说。她现在已熟练地掌握了牛角、地筒、长筒几种朋芘的吹奏方法。
“只要有空闲,朋芘队都会给村民吹奏几曲助兴,为大家消遣娱乐。”村副主任何春苗说,如今不仅老人会吹奏,一些中年人、儿童也加入进来,吹奏朋芘的人多了,山寨里一年四季乐曲声声。
为提高朋芘制作技艺,覃征龙虚心向寨里的朋芘师傅学习,也到其他村寨切磋朋芘的制作技艺。他在曲谱中融进法律法规、扶贫政策,使朋芘这一民间艺术重现魅力。村民通过村寨与村寨之间吹奏朋芘比赛,增进友谊,促进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