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丽珠在武鸣家中。 记者 李岚摄
2011年白丽珠(右)参加武鸣“三月三”活动。受访者供图
白丽珠组织英语夏令营活动。受访者供图
广西新闻网记者 刘豫 李岚 实习生 黄瑛
美国语言学家Margarct Milliken记得刚来武鸣的时候:白天,她翻山越岭在双桥、宁武、小陆、府城、玉泉、里建等壮族聚居地,听当地人讲述各种民间故事;晚上,她在小女儿梅津红的床边,给她讲“狗拉犁”、“杀大蟒”、“火镰取火”等故事,直到她甜甜的睡去。
今年3月初,Margarct Milliken从太平洋彼岸得到一个好消息,新婚不久的梅津红生下一个女孩,她已经升级当外婆了。为此,Margarct Milliken兴奋得几天都没有睡好觉,她寻思着要按照壮族人的传统——当外婆的要给外甥女赠送一条土布刺绣的背带。
从1993年,Margarct Milliken携同丈夫Stuart Milliken(梅思德)来到广西编撰《壮汉英词典》,一晃20年已经过去。他们不仅在武鸣定居下来,Margarct Milliken更有了一个中文名字——白丽珠。
采访那天,记者问起她的英文名,她说:“噢,好长啊,音译过来可以叫玛格丽特,可是,我就是白丽珠啊!”说完,自己大声爽朗地笑了起来。
“武鸣人”白丽珠
来到武鸣县城,想要找到白丽珠夫妇并不难。只要你和当地人说起那对在县城里居住了近20年的“老外”夫妇,听者都会长长地“哦”一声,然后抢着和你说他们的轶事。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对“老外”夫妇每天傍晚都会牵着一条大狗散步的习惯,这似乎已经成为了街上一景。
3月27日,经过预约,两位当地人带着记者七拐八拐地找到白丽珠的家。敲开门,当地人就先探头进去找那条大狗。白丽珠用略带“南普”的口音解释道:“知道你们要来,我早早地让老公出去遛狗了。”接着,白丽珠竟然还嘀咕了几句壮话,看到记者惊讶的表情,当地一位在社区工作的大姐笑着说:“白丽珠和我们都是讲壮话的,她说得很好,她刚才是用壮语和我说:你先去忙吧,我来接待记者。”
白丽珠高大的身形和穿着,无一不在证明她是个地道的“老外”,但只要她和你说起生榨米粉、鱼生、酸笋之类,你又会毫不犹豫确认,她已经完全是个武鸣人。不久前,她和丈夫去了一趟昆明,买了一条婴儿背带,她固执地认为,背带没有武鸣本地的手工好;在昆明剪了一个短发,她也认为没有武鸣街上那家无名发廊的手艺好,就连甘蔗,她也认为是武鸣产的更甜一些。
在武鸣当地,记者发现白丽珠人缘很好。比如房东免费提供房子给她住,大家多年相处和谐;记者去她家采访那天,有几个当地英语教师上门跟她请教电影里的英语词汇,她非常耐心地义务给她们“上课”,还泡上一种香香的叫不出名字的茶给大家喝。
作为一个语言学者,白丽珠自曝在美国读大学期间曾经学过三年的汉语,毕业结婚生子之后“已经忘得差不多”。1988年白丽珠取得博士学位后和丈夫来到天津,在一所大学教英文,重新下苦功学习汉语。她坦言,最初汉语里的“zh、ch、sh”发音对她来说相当难。
1989年,白丽珠和丈夫到一家餐厅吃饭,偶然听到一位厨师说起一种奇妙的语言,“柔和流畅,像音乐那么悦耳”。白丽珠简直着了迷,一打听,这是壮语——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的语言。此后,白丽珠夫妇向中央民族大学的韦教授学习了两个月壮语,更为这种奇妙的语言所倾倒。1993年,借着来广西编撰《壮汉英词典》的机会,白丽珠夫妇决定在武鸣长住,“和热情好客的壮乡人在一起”。
下一页 |
第 [1] [2] [3] 页 |